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湖南有个高椅古村因其“三面环山一面临水,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”而得名。而这个侗寨里绝大多数村民都姓杨,据说是唐末五代靖州飞山蛮之王,即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。现在村内尚存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五百年间的古民建筑104栋,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,所以这里也曾被专家誉为“江南第一村”和“民俗博物馆”。
高椅古村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,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古建文化、侗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巫傩文化、宗教文化以及耕读文化。当然,其中最吸引游客的,还是别具特色的侗族风情,而这里的傩戏表演,古老又不失神秘,在令人耳目一新的演绎氛围中,也让我对之印象深刻。
傩戏(读音:nuó xì)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,古代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远古以来的傩祭、傩戏的许多记载,但是因为“受众”更少,所以就没像京剧、越剧、昆曲、黄梅戏那样会受一部分人推崇。甚至有可能,很多人跟我一样,在来湘西旅游之前,都没听说过这个戏种,更别提观看和欣赏了。
作为悠悠华夏最原始的剧种之一,“傩面具”是傩戏表演中最重要的道具。俗话说:“带上脸壳就为神,摘下脸壳就是人”。跟京剧、越剧、昆曲等传统戏剧不同,傩戏的演员很少“抹脂涂粉”或者画脸,在表演时只需根据不同的角色佩戴形态各异的面具,加上色彩鲜的服饰和其它道具相搭配,就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现出所饰角色的身份及性格。
而很多傩戏面具往往有着鲜艳的彩绘和夸张写意的线条轮廓,其造型的诡异奇特和生动传神。加上演员们在台上比较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外地人听不懂的唱腔,极具视觉冲击力。坦白说,有那么几分钟我还以为是在“跳大神”,结果事后稍作了解,原来这个戏种还真有“驱鬼逐神,驱傩逐疫”的意思。
在叶长海教授的《中国戏剧史》中就有相关的介绍,“‘傩’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于早期社会人类驱鬼时所发出的“傩傩傩”的声音。在古人的认知中,这种声音带有一种诅咒意味。这是因为傩文化是在巫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,最早是一种祭祀手段。”
感觉自己很幸运,能在高椅古村接触到这种尚在“青黄不接”的境地中挣扎的古老戏种,只是不知道在时间的洪流中,傩戏还能坚持多久。当真正的断代发生,等后人意识到这种稀少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,再想重新拾起或者弥补,又能得到几分正宗的传承呢?
(图文作者:阿陆,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,欢迎点赞、关注和转发。)
当然,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,一些古老的传统表演也已经开始互相融合。像踩红犁、衔热铁、捞油锅、刀山火海、歌舞娱神等等民俗表演在我经历过和旅程中就屡屡出现。只要是少数民族相关的景点,拦门酒、跳竹竿甚至抢新娘等活动更是经常发生,这些又能否算是让传统文化得到了“发扬光大”呢?个人觉得我们都应该深思和回味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