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神医华佗的出生地,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大吴村小华庄有其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地理优势。近年来,小华庄在推动观光旅游的同时,深入挖掘乡土文化,壮大集体经济,随着“有景可看、有活可干、有钱可赚”的愿景初步实现,小华庄一个更大的梦想正在生长。
华佗文化打造红火乡村游
丹参、牡丹、白芍、桔梗......在小华庄内外,迎面而来的是各种中药材的绿意盎然,成大片的药材看着长势喜人,空气中弥漫着中药材特有的香气。村子里建有华佗祠、华佗故居、洗药池等古香古色的建筑,华佗元素随处可见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260户、1000余人,小华庄的规模并不算小。我们村是华佗的老家,随处可见有关华佗的故事和华佗的印记。”大吴行政村党委副书记邢影骄傲地介绍道,小华庄因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、中医鼻祖华佗诞生此地而得名。也正是从“神医”华佗开辟第一块“药圃”开始,亳州大地逐渐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氛围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“中华药都”,正是从这里起源。
在村广场旁一块写有“华佗古药圃遗址”的石碑周围,便种植着牡丹、芍药、曼陀罗等多种亳州地产中药材,供前来研学的团队参观。
在邢影的带领下,记者来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宅院旁,上面写着“华佗故居”,据传华佗正是出生于此。因华佗一生精于医药,发明了麻沸散,有着世界上最早用麻醉方式为病人动手术的先例,如今在华佗故居的周围就种植着可以用于制作麻沸散的曼陀罗。走进宅院,只见两名医者正在为游客免费问诊把脉,介绍夏季养生知识,两侧的房屋里摆放着特色中药材产品和传统制药工具。
顺着华佗故居继续往前走,就可看到一个葫芦状的池塘,据传说此处是当年华佗洗药材的地方,由于其外形很像华佗出诊时带的“药葫芦”,又称“葫芦坑”。
邢影介绍说,凭着神医华佗的招牌,一年四季都有研学团和参观团到这里参观,了解神医华佗的故事,此地也成为华佗镇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之一。
药香环绕扮靓环境更宜居
在小华庄北侧有一个祠堂,写有“华佗祠”三个大字,里面供奉有华佗像。据传,此处正是华佗行医的旧址。在大殿正中坐落着一尊白色的华佗雕像,周围摆放着写有“慈悲济世、功在千秋”等院校的锦旗。殿前的香炉里堆满了香灰,几名从外省来的游客正在香炉前虔诚祈福。
在这里,记者见到了华佗第73代后人华胜利。
“我除了负责华佗故居和华佗祠的日常管理外,还客串村子里的义务讲解员,只要有参观团来,我都会以华佗后人的身份介绍这里的历史文化,带领大家学习华佗五禽戏。”华胜利介绍,村里有很多华姓村民,大家都以“华佗老乡”这个身份而自豪。
至今,小华庄仍延续着种植药材的传统,村里的一大半土地都种植着牡丹、白芍、丹参等地产药材。围绕着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药材种植优势,华佗镇还在小华庄周边建设了远近有名的“华佗牡丹园”,每到牡丹盛开季,园内花团锦簇、五彩缤纷的牡丹花,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赏。2021年,小华庄被评为安徽省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。
振兴路上小村庄有大梦想
人在村中,村在园中,花园式的小村落为游客打造了一座休闲的公园,也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宜居的生态家园,生态旅游和药材加工更成为村里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近年来,华佗镇大力发掘小华庄的特色文化,在该村周边建设了多个观光采摘基地和花茶厂,在带动旅游的同时,也促进村民就业。占地130多亩的赵飞生态家庭农场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样本。
“我们农场里种植有草莓、羊肚菌、冬枣等作物,观光团到小华庄观光的同时,也能到农场里采摘无公害的生态农产品。”赵飞家庭农场负责人赵群星介绍,去年农场整体收入超过了300万元,“农忙期间,每天都有40多名工人前来务工,每人每天可收入80元左右。”
如今的小华庄,百姓更富了,风景更美了,人气更足了。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:全力推进乡村振兴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小华庄正在多方发力,争取早日实现这个‘大梦想’。”邢影这样告诉记者。
记者 李锦文文/图
关键词: